學術論文發表是研究所的基底,「2019文化的軌跡:闖世代與文化治理─公共領域的跨界能量」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持續徵稿中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「2019文化的軌跡:闖世代與文化治理─公共領域的跨界能量」國際學術研討會徵稿啟事
敬請轉發 歡迎踴躍投稿!
💥會議日期:2019 年 11 月 1 日(五)- 2 日(六)
💥論文摘要截止日:即日起至2019年6月9日止。
💥中文摘要以 300-500 字為原則,英文摘要以 300 字為原則。
💥徵稿啟事全文檔案:https://is.gd/SdVROK
會議希冀透過「闖世代」精神,面對路途的艱難、將自我熱情起心動念,跳脫文化舒適圈,揭露隱藏的幸福感。藉由「闖」的冒險性,跨界於各個世代,激發公共領域的跨界能量。
文化治理依據不同的領域,有著不同的界定與詮釋:「闖」面對生活態度改變,於各個藝文機構、組織或活動之中產生新一波的漣漪,從藝術評論和思考角度來看,國際化和全球化讓兢爭無國界,拋去包袱、大膽創新,保持藝術蓬勃的生命力,作品對於社會性批判,產生出新世代的創作能力。
從博物館角度來看,包含政策法規的制定,南向政策,如:新住民與移工就業與生活信仰,伴隨著新科技,博物館經營從靜態、動態、到現在多媒體裝置、虛擬實境的互動。
從文創產業和節慶活動來看,「闖」於政府、學界、藝文機構、民營公司中,產生新的市場模式、轉變產業間的行銷策略(消費者付費、行為模式的改變),如:藝文中介組織、政府行政法人化、工時的彈性化、斜槓經營方式。
從環境永續與地方創生來看,各地政府藉由「地、產、人」資源,期待開拓地方特色產業資源,「闖」的回游,透過翻轉設計,引發新的經濟模式,面對世代人口結構的高齡化,如何讓環境永續、文化傳承都是在地關注的主要問題。
從政策法和制度面來看,「闖」進入中央、地方之間,如何透過法規的制定,破除陳腐的概念與習慣,引導社會走向一個和諧的完美,轉型正義、文化轉向概念,扶植弱勢的藝文藝術,探討族群、性別、階級之社會關係,以保有文化多元性,都是台灣文化治理與組織再造的重要課程。
爰此,「2019 文化的軌跡:闖世代與文化治理─公共領域的跨界能量」國際研討會,徵求以下主題論文,以深入探討闖世代於文化治理中,公共領域跨界能力相關的文化現象。
※子題一:凝視場域:「闖世代」與文化政策的思辨、建構與反身性實踐
※子題二:文創節慶內爆?闖世代與文化經濟反身性想像
※子題三:「闖」博物館-從公共領域到文化平權的場域精神
※子題四:「闖世代」公共領域的跨界能量:「藝」的維度
※子題五:全球地方感—「闖」回公共領域「實踐」的世界
※子題六:「闖」文化.人類世:文化中介的能量與生態永續
※子題七:其他開放議題
子題一:凝視場域:「闖世代」與文化政策的思辨、建構與反身性實踐
文化部成立,意味著台灣文化轉向的另一波高峰。具體實踐如文化政策的重新盤整與立法─大量重要文化法規、制度與組織在網絡治理軌跡中快速生產;新世代的公共參與也與時推進。文化政策實務的世代對話,在社會運動與政治場域快速交替中,成為有意義的議題;「文化政策在各場域實踐的觀察與思辯」、「文化空間與論述的在地建構」、「科技網絡與媒體操作再造公民監督」、「創意與風險作為反身性美學實踐樣態」,闖世代特質對應公共領域文化治理的關懷,值得進一步匯聚凝視與反思,深化公共討論。
子題二:文創節慶內爆?闖世代與文化經濟反身性想像
體驗經濟的時代,各地政府透過各種訴求於文化創意及藝術的嘉年華會式節慶活動,創造市民休閒體驗與在地認同建構。在全球化浪潮與文化消費趨勢下,以文化為根基重新加值與詮釋,但這究竟是一種消費?還是深根文化傳承與接軌?期待透過本子題,檢視「在地節慶文化與經濟的論述反思」、「地方專業人才斷層與微型工作室發展危機」、「全球化文化商品傳播輸出與傳播影響下,在地反身性新路徑的抗衡」,透過闖世代與資深前輩對弈,碰撞出文化治理主體建構的可能性。
子題三:「闖」博物館-從公共領域到文化平權的場域精神
博物館作為展現社會多元樣貌的公共領域,是致力於建立多元民主價值的空間場域,更是被期許於敏察社會變動的靈活組織。面對全球化與數位化的流動社會,博物館場域始終扮演著開啟且中介於當代的敏銳議題,例如族群、階級、性別、情欲特質的對話與矛盾。當代社會中,具爭議性的觀點如何在此相互對話?如何透過博物館作為一個彼此看見的平台?經由看見、互動而相互理解?期許以博物館作為推動文化平權的公共領域之際,我們邀請更多從差異間看到彼此的經驗、觀察與對話。
子題四:「闖世代」公共領域的跨界能量:「藝」的維度
「跨域」已成為當下藝文活動的重要面向,也是「闖世代」藝文工作者的創作和參與途徑。穿梭於不同地域,藝術創作的能量,不斷碰觸藝的維度與邊界。跨界能量可以是公眾的,也可以是個人的,可以是城市的,也可以是鄉村的。當代、傳統,甚或宗教藝術等多元概念,或細分出藝文中介組織、藝文美學、文藝批評、策展、藝文政策等。多元性意涵著困境,也隱喻著機遇;是回看,更是展望。透過對公共領域的跨界能量與「藝」的互動,揭開闖世代於「藝」的維度的思辨之途。
子題五:全球地方感—「闖」回公共領域「實踐」的世界
青年返鄉、斜槓人生、半農半X⋯⋯近年來浮現各種青年世代對生活場域的不滿
與反思,背後隱含的是對長期城鄉資源不均的反動與實踐。循著對在地全球化的熱望,年輕世代的返鄉實踐如何重新架構在地和本土的全球接軌?闖世代及數位原民在社交/自媒體的溝通與流動,於開創在地產業經濟想像外,如何穿透地方邊界,重新建構在地文化公共領域?邀請您共同思辨。
子題六:「闖」文化.人類世:文化中介的能量與生態永續
數千年以來人類活動造成大規模的地質變化,從碳排放、氣候暖化、海平面升高、
塑膠垃圾充斥海洋、森林砍伐縮小野生棲地,到核武測試的放射性粒子等,地球生態受到人類文化的影響甚鉅,科學家認為地球在二十世紀中期已經進入「人類世」
(Anthropocene)。從文化、生態平衡的角度來看,闖世代如何本著創新、冒險和熱情的特質,透過各類新興、新創的文化中介組織與公益團體,以及新科技的媒合與串聯,聚合人類文化的正能量翻轉當前治理體制,進而調節外在的文化生態體系?文化的闖世代如何在困境中,以嶄新的思維經營管理藝文中介組織與民間團體,重新在地方創生,追求全球化、無疆界,既環保、高獲利又慈善的新文化經濟,並確保文化的多樣性與環境生態的永續性?這些都是當前值得各界深思的新議題。
子題七:其他開放議題
💥電子檔寄至amcpntua@gmail.com電子信箱(主旨為「2019文化的軌跡投稿」)
💥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第二官網:https://ntuaamcp.com/
💥臺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網站:https://tacps.tw/
💥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臉書粉絲頁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ACPMForum/
聯絡人:會議籌備小組張小姐,電話:02-22722181 Ext. 2701,電子信箱:amcpntua@gmail.com
有關研討會詳細資訊與投稿注意事項,請參閱附件說明。
藝術評論 網站 在 Tacps臺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
台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與臺藝大藝政所合辦,2019文化的軌跡國際學術研討會熱烈徵稿中。真心覺得今年的會議主軸超有新意,大家一起來研討。
「2019文化的軌跡:闖世代與文化治理─公共領域的跨界能量」國際學術研討會徵稿啟事
💥會議日期:2019 年 11 月 1 日(五)- 2 日(六)
💥論文摘要截止日:即日起至2019年6月9日止。
💥中文摘要以 300-500 字為原則,英文摘要以 300 字為原則。
💥徵稿啟事全文檔案:https://is.gd/SdVROK
會議希冀透過「闖世代」精神,面對路途的艱難、將自我熱情起心動念,跳脫文化舒適圈,揭露隱藏的幸福感。藉由「闖」的冒險性,跨界於各個世代,激發公共領域的跨界能量。
文化治理依據不同的領域,有著不同的界定與詮釋:「闖」面對生活態度改變,於各個藝文機構、組織或活動之中產生新一波的漣漪,從藝術評論和思考角度來看,國際化和全球化讓兢爭無國界,拋去包袱、大膽創新,保持藝術蓬勃的生命力,作品對於社會性批判,產生出新世代的創作能力。
從博物館角度來看,包含政策法規的制定,南向政策,如:新住民與移工就業與生活信仰,伴隨著新科技,博物館經營從靜態、動態、到現在多媒體裝置、虛擬實境的互動。
從文創產業和節慶活動來看,「闖」於政府、學界、藝文機構、民營公司中,產生新的市場模式、轉變產業間的行銷策略(消費者付費、行為模式的改變),如:藝文中介組織、政府行政法人化、工時的彈性化、斜槓經營方式。
從環境永續與地方創生來看,各地政府藉由「地、產、人」資源,期待開拓地方特色產業資源,「闖」的回游,透過翻轉設計,引發新的經濟模式,面對世代人口結構的高齡化,如何讓環境永續、文化傳承都是在地關注的主要問題。
從政策法和制度面來看,「闖」進入中央、地方之間,如何透過法規的制定,破除陳腐的概念與習慣,引導社會走向一個和諧的完美,轉型正義、文化轉向概念,扶植弱勢的藝文藝術,探討族群、性別、階級之社會關係,以保有文化多元性,都是台灣文化治理與組織再造的重要課程。
※子題一:凝視場域:「闖世代」與文化政策的思辨、建構與反身性實踐
※子題二:文創節慶內爆?闖世代與文化經濟反身性想像
※子題三:「闖」博物館-從公共領域到文化平權的場域精神
※子題四:「闖世代」公共領域的跨界能量:「藝」的維度
※子題五:全球地方感—「闖」回公共領域「實踐」的世界
※子題六:「闖」文化.人類世:文化中介的能量與生態永續
※子題七:其他開放議題
💥電子檔寄至amcpntua@gmail.com電子信箱(主旨為「2019文化的軌跡投稿」)
💥研討會訊息網址:
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第二官網:https://ntuaamcp.com/
臺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網站:https://tacps.tw/
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臉書粉絲頁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ACPMForum/
藝術評論 網站 在 每日一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
#冷專欄 #微冷 為什麼「雜誌」和「彈匣」的英文都是 magazine?
各位晚安。美國是世界第一的平民擁槍大國。因此,平均每天會發生超過一起能歸類為「大規模槍擊」(mass shooting)的不幸事件——定義是「不算槍手,死傷人數合計超過四人的槍枝攻擊事件」。
根據「大規模槍擊追蹤」(www.massshootingtracker.org)網站的清單,2017 年美國一共發生了 427 起大規模槍擊事件,造成 590 死、1972 人負傷。2018 年雖然還沒過完,但平均每天超過一起重大槍擊案的趨勢,仍然恐怖地持續下去。
這種外電新聞一般不忍卒讀。不過若你忍住恐懼,從手指縫之間勉強讀它個幾則,見到「槍手恣意向群眾掃射,直到彈匣空了......」或類似情節,也在所難免。
英文描述起來大約是
'The shooter emptied their "magazine" into the terrified crowd.'
是,magazine,奇怪ㄟ,英文 magazine 除了是雜誌,也可能是指槍的彈匣,為什麼啊?
雜誌和彈匣,雜誌和彈匣,雜誌和彈匣……
啊~~我窮盡發揮我每一分想像力,都無法在這兩個東西中間找到共同點。
因為橫豎想不通,這個疑惑被我放置了好多年,直到最近不經意讀了本書才恍然大悟:英文版的《魯賓遜漂流記》——出版於西元 1719 年的《魯》書早已進入公有領域,大家不用買,可以到「古騰堡計劃」(www.gutenberg.org)免費下載電子書。
生活於 17 世紀的主人翁魯賓遜,他的日記兼自傳中記載......
#以下有雷注意 #一本出版快滿三百年的書也照雷不誤 #是說怎麼可能有人不知道魯賓遜漂流記的劇情 #反正書的原本標題就把情節完整雷過一遍了 #好了已經給你機會我要雷囉
總之,咳咳~~魯賓遜落難荒島,但不幸中的大幸是,他意外從擱淺的破船中獲得大量的火藥。使他需要在他一半圍籬、一半帳篷的營地裡再挖出一間山洞,當作乾燥的儲藏室專門保存這些火藥,以免日曬雨淋,讓火藥變質失去效果。或者被雷電、野火或野生的苦力怕不慎引爆。
講到這「儲藏室」魯賓遜(也是作者笛福)用的英文字就是「a magazine」。也就是說,magazine 這個字曾經指的是「儲放火藥的地方」,所以日後會演變成彈匣的意思也就不意外了。
那「雜誌」那邊呢?我們先往回講。在法文裡——英文從法文借用了很多字—— un magasin 〔讀音:ㄥ瑪嘎桑〕指的是「一間商店」。好喔,商店裡當然有儲存東西,就是商品,意思還算接近der。
稍微驚訝的是, un magasin 這個法文字居然也是外來語。還是來自阿拉伯文!阿拉伯文的 مَخْزَن (maḵzan 〔讀音:馬赫任〕) 就是儲藏室的意思。
在中世紀,環地中海的南歐地區,拉丁民族與北非的阿拉伯人儘管不情願,卻還是有著頻繁的商業交流。順帶一提,當時歐洲的基督徒泛稱信仰伊斯蘭教的「阿拉伯人」為「薩拉森人」 (Saracen)。
總之,義大利文、西班牙文與法文裡都引進了與「儲藏室」相應的阿拉伯外來語:分別是 magasin (法) / almacén (西) / magazzino (義), 這個字彙再進一步的流傳到歐洲的其他地區,而在進入英語後有了進一步演變。
碰巧的是,距離魯賓遜的時代不久的英國,第一本現代意義上的通俗雜誌誕生了。那是由倫敦的商人愛德華.凱夫(Edward Cave)先生所創辦的《紳士雜誌》。創刊於 1731 年的《紳士雜誌》——全名為《紳士的雜誌(商店),或商人每月的情報探子》(The Gentleman's Magazine: or, Trader's monthly intelligencer)內容包容萬象——就像一間充滿情報的商店,這也是凱夫先生採用 magazine 這個字的用意了。
從今日網路上就能查到的 1731 年《紳士雜誌》第一期的目錄,我們可以看出這份「雜誌的始祖」內容實在超豐富,含有:
公眾議題政經宗教事務的議論文(民意廣場)、
詩詞歌曲雜文和藝術評論、
倫敦重要人物的出生婚配升遷逝世、
商品股票期證價格與破產清單、
廣告招貼和啟事、
年度出版品、年度大事摘要......
如同現代的雜誌,主編凱夫先生還會自己動筆,或者邀請名家寫一些較有份量的專欄、專題報導。
到此,我們總算弄懂英文 #冷字彙 magazine 兩個天差地別的意思的由來了,一方面來自「儲藏室」,是從阿拉伯文 مَخْزَن (maḵzan) 進入義大利文(magazzino)再輾轉進入英文,從例如魯賓遜挖的那個火藥儲藏室洞穴→彈藥庫,再衍伸成槍砲的彈匣。
另一個意思「雜誌」要歸功於十八世紀倫敦一位姓凱夫(Cave,這麼巧,也是洞穴)的編輯和商人,選擇用 magazine(冷知識の商店)來命名他出版的年鑑類書,一本給倫敦客的生財情報,時事與大雜燴。可以說是今日所有雜誌和報刊的始祖。#冷知識刊物
嘛,嗯,要是更多美國人能效法蝙蝠俠/神秘博士/馬蓋先那不擁槍、不殺人的英雄精神,也許每年能消弭成千上百件家破人亡的悲劇。而講到 magazine 也會先想到上廁所可以閱讀的精神食糧,而不是從中會射出奪命子彈的東西吧。
#PeaceJoyLove
掰掰下次見。(by 科宅)
藝術評論 網站 在 #藝術評論 - Explore |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
explore #藝術評論at Facebook. ... 上,看到大女兒在澳洲Art Monthly Australasia 藝術雜誌網站,刊出了一篇七月開幕的「臺北表演藝術中心」近期一檔演出介紹文章。 ... <看更多>